「狂騷」放在當代臺灣中文的語意,似乎比任何詞語都更適切地表達我們對上一個20年代的感受,也透露了我們對下一個20年代的某種預期。
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每年十月舉辦,旨在表達一百年前的1920年代狂騷精神——現代化與全球化衝擊下所迸發的人類創造力。自2015年舉辦至今的「大稻埕國際藝術節」為民間獨立發起的藝術節,以「藝術」作為媒介,結合在地商家與文化單位,在每年十月舉辦跨時代、跨領域、跨國籍、跨文化的藝術表演,為臺灣與國際創作者提供才華展現的平台,吸引人們進入大稻埕,感受藝文與思想上充滿創造力的1920時代精神。我們持續邀請在各領域活躍的藝術家進行展演交流,期待新世代的藝術,讓具百年文化底蘊的大稻埕成為下一波臺灣文化運動的基地。
2022年第七屆大稻埕國際藝術節《覺知Awareness》將為大稻埕街區注入全新的活力。當疫病與戰爭捲土重來,衝擊人類文明,我們應重新「覺察」世界與自身的變化,「覺知」人類的未來與走向。 承襲往年主題,今年從五大主題帶領觀眾進入「覺知」的世界中。
明日藝人 Artists Next—— 提供青年表演工作者嶄新的表演平台與實質資源。以大稻埕、國際、藝術為軸心,用表演藝術方式,滾動世代交替與交流,持續豐厚大稻埕文化創作之底蘊。『明日藝人』將在10月2日、10月3日兩天決選出表演藝術領域的明日之星。
世紀藝論 Arts Argued—— 從醫療科技到藝術發展,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,以古探今,追尋臺灣文化的前世今生,以及詰問臺灣文化的未來指向。從10月7日到10月10日,針對「中藥科技」、「戰爭與國際情勢」、「近代文學」、「菜餚文化」、「流行音樂」、「電影與紀錄片」、「美術史」進行一系列講座與工作坊,本次特別邀請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的林經甫董事長,以著作《時尚老人:優雅老化的三力生活》,探討自我覺知與自我實現的過程。
時空藝陣 Arts Parade—— 作為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的最高潮,今年10月16日我們邀請大家扮演理想中的 1920 年代人物;同時邀請各領域的表演團體進駐大稻埕,在大稻埕的街頭巷弄遍地開花,展現大稻埕繁榮薈萃的文化。
全球藝情 Arts Global—— 2022年,繼續用音樂的悸動,體現「1920會再來」的生命與創造力!從10月17日至10月23日,五大系列主題音樂會:#爵士琴人 #原創原味 #藝起舞動 #經典重奏 #駐點名家,邀請您一起來共襄盛舉!
街區藝埕 Arts ArtYard—— 以「大稻埕就是一個大劇場」為軸,在大稻埕的街頭巷尾裡,各類型在地劇團、創作者、或以大稻埕為背景的各種藝術展演,為街區藝術節帶來滿滿活力。
《再現代化》的核心概念在於,同時肯定啟蒙理性精神,省思當代面臨的現代化問題,並展望台灣在未來能再一次現代化。
一百年前,「西班牙流感」侵襲全球,台灣的知識份子也感受到疫情的衝擊,於 大稻埕成立台灣文化協會,並展開台灣新文化運動。該活動本質上就是一場「現代化運動」。一百年後的今天,全球再次籠罩在疫情威脅之下,此時是思考台灣「再現代化」的最佳時刻,今年適逢台灣文化協會成立 100 週年,大稻埕國際藝術節邀請大家走進大稻埕,以藝術作為媒介,一起思考屬於台灣的「再現代化運動」樣貌。
過去六年,我們持續邀請在各領域活躍的藝術家進行展演交流,期待新世代的藝術,讓具百年文化底蘊的大稻埕成為下一波臺灣文化運動的基地。自2015年舉辦至今的「大稻埕國際藝術節」為民間獨立發起的藝術節,結合在地商家與文化單位,在每年十月舉辦跨時代、跨領域、跨國籍、跨文化的藝術表演,為台灣與國際創作者提供才華展現的平台,吸引人們進入大稻埕,感受藝文與思想上充滿創造力的1920時代精神。
2021年第七屆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分為五大主題活動。
『明日藝人 Artists Next』提供青年表演工作者嶄新的表演平台與實質資源。以大稻埕、國際、藝術為軸心,用表演藝術方式,滾動世代交替與交流,持續豐厚大稻埕文化創作之底蘊。『明日藝人』將在10月2日、10月3日兩天決選出表演藝術領域的明日之星。
『世紀藝論 Arts Argued』邀請了八位社會思想領袖談「再現代化」,不同領域主題系列論壇,加上工作坊,談論從 1920 年代到 2020 年代,世界的演變及其意涵,思辯文明價值道路該何去何從。我們將在 10 月 5 日到 10 月 6 日,針對「現代藝術」、「醫療科技」、「工業生產」、「傳播媒體」、「島嶼歷史」、「民主人權」、「環境科技」進行一系列講座與工作坊,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特別在「島嶼歷史」講座中邀請《斯卡羅》原著《傀儡花》作者陳耀昌醫師,借鑑台灣過去族群分立的歷史,探討兼容多元族群的台灣如何再現代化;同時,在「民主人權」講座中邀請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鄭麗君,回顧台灣人對民主人權的百年追求,並展望「民主人權」在台灣「再現代化」進程中的意義。 『時空藝陣 Arts Parade』為呼應今年 10 月 17 日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 100 週年,我們在週日舉辦全街區 1920 變裝活動,邀請大家扮演理想中的 1920 年代人物;同時,我們邀請各領域的表演團體進駐大稻埕,在大稻埕的街頭巷弄處處可見精采表演。各種創意活力出籠,象徵文化繁榮薈萃的大稻埕,是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的高潮。
『全球藝情 Arts Global』因疫情無法邀請世界藝術家來台演出,我們串聯在台灣的外籍藝術家匯聚大稻埕,在10月18日到10月24日舉辦一系列音樂表演活動,期許透過音樂連結世界,撫育心靈。
『街區藝埕 Arts ArtYard』大稻埕做大藝埕,街區裡有充滿活力的各類創作和表演活動。這是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的骨幹和主力,其中包含在10月2日與3日舉辦的大稻埕紀念碑表演活動,喚起大家對社區的關注;10月15日與16日舉辦的 “Ladies’ night”,藉由討論女性賦權議題,翻轉以往對於該主題的父權形象;以及10月29日與30日的夜稻埕活動,將點亮夜稻埕,讓大稻埕的夜晚更迷人。
2020世界在疫情籠罩下,台灣因為防疫措施得當,民眾與政府團結,免於全球疫情影響,成為仍航行在航道中之『大島藝舟』,彷彿承載著某種人類希望向前航行。以藝術之名,方舟連結各國,在今年藝術節中展現『全球藝情』,方舟艦隊搭載著不同文化,在大稻埕的各個『街區藝埕』中激盪而蘊出創作爆發力,在相對黑暗的時刻展現『世紀藝力』,在名為『時空藝陣』的象限中,從藝術的角度思考未來。
「狂騷」二字訴說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繁榮的1920年代,當時的社會、藝術、文化及生活沉浸在喧囂、狂熱、絢麗多彩的氣氛中,這樣充滿「創造力」的景象被後人稱為「咆哮的二十年代(Roaring20s )」,其中Roaring(咆哮、呼嘯)在日文的漢字裡被譯為「狂騷」,富有「狂熱」而「騷動」的意思。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沿用並再度發揚1920年代 的「狂騷」精神,結合許多深耕大稻埕的在地文化單位,著重在跨時代、跨領域、跨國籍、跨文化甚至跨語言的藝術表演,以創新實驗表演形式連結在地,發起一個民間獨立且屬於人人手中長出來的藝術節,希望使大稻埕再次充滿活力及生命力。
民間獨立發起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,延續「越在地越國際」的策展理念,2018年的主題節目,匯聚了來自八個國家的創作者參與,並規劃「駐埕藝術家」計畫,邀請國際創作者與在地民眾共同進行屬於大稻埕的作品。此外,買年我們都透過「時空劇場-1920變裝遊行」以及「戶外才華世集」,邀請社會ˋ種參與演出,一起「狂騷」,並以工作坊與系列講座進行藝術、在地與國際關係的深度度對話。
我們期許藝術節能將國際與社區、藝術創作與生活/產業連結,在串聯店家資訊以外,也請聽參居民和創作者的聲音,實現他們的想法,讓「由你我手中長出來」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,一年比一年精彩。